PART1 身為女孩

中秋有感

文/Tân Him-gî
 
 農曆新年、端午節以及中秋節之於台灣農村一直都是重要的節日,特別是中秋節,因為落在秋季末,正是一年農作豐收,農務準備收尾的時節,而中秋節同時也是土地公的生日,農人除了在田畔插上夾著金紙和線香以象徵拐杖的竹竿外,也會特別準備供品到廟裡答謝土地公一年以來的照顧。離鄉求學及工作的遊子亦趁著連假都回到家鄉,平時因繁忙農事而鮮少聚會的親戚們聚在一起,整個村庄頓時熱鬧了起來。


  而中秋節雖不如過年及端午節一般需要炊粿綁粽,但仍能見到家族裡伯婆嬸婆及女性長輩忙進忙出準備拿手菜,打算大展身手以迎接難得齊聚一堂的家人們,而其中我特別想談談我的阿嬤。阿嬤在草屯土城長大,從小背負著長女的身分,註定犧牲自己讀書的權利,分擔家務、幫忙照顧弟妹,結婚後成為他人的媳婦、妻子,再加上母親的角色,這些重擔一揹就是六十載。
  連假回家起早和阿嬤一起拎著金紙月餅去祭拜土地公,祖輩的恩怨讓阿嬤無論是犒將還是中元普渡,都鮮少到村庄裡的宮廟,只將虔誠的心意寄託在家附近的磚造小廟。手持線香站在一旁聽她喃喃唸著祝禱詞,不外乎是感謝土地公一年來的庇佑,並祈求一家人歲歲團圓,兒孫事事順利。心裡其實有一些酸酸的。大概活在傳統社會的女人,多數都只能依附在父親、丈夫與兒孫的姓名之上,把所有的願望額度都給了家人,卻永遠都沒能顧及自己。但那其實也無大礙,我的祈願裡有她,她的希冀裡有我,大概就是我們祖孫之間最浪漫的事。 
 
 

 長大後再細想這些節日的環節,除了童年時純粹的快樂期待,也發覺「女性」角色總在大小節慶裡各自負擔重要任務。從準備祭祀神明祖先的繁瑣前置作業,到後續菜餚的分配與料理,他們無疑是前線戰士般的存在,分明是假日,卻總是忙碌得不得空閒;分明是最期待兒孫團聚的人,卻總是因著無形的規範而不得不待在灶腳。


 
  我其實都希望整個家族的女性終能成為他們自己,不再總是被身分及禮教束縛。

  
他們當了一輩子誰的女兒/姊妹/媳婦/妻子/母親/阿嬤,卻失去最純粹的自己,明白改變現狀著實不是件簡單的事,只是希望大家至少能夠有那麼一絲灑脫。就像阿嬤每每被問到姓名的時候,他總是大聲說出自己原本的名字,而不是冠上丈夫姓氏的名,總覺得那是阿嬤少數能夠向世界宣告自己存在的時候。